时间:2025-04-04 14:02 来源:新华网阅读量:7338
近日,由泗洪两山生态集团主导建设的绿色粮库综合体——淮河库项目全面投运。在泗洪县国资办的引领下,该项目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协同与金融赋能,构建了粮食产业绿色转型的“泗洪模式”,是泗洪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融合实践的最新成果。
光伏与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低碳储粮新范式
淮河粮库创新采用BIPV光伏一体化技术,将光伏组件与粮库建筑无缝集成,年发电量达164.4万度,除满足库区智能温控、生产作业需求外,余电并网年收益超百万元,推动粮库从“能源消耗者”向“能源生产者”转型。同步引入无动力风帽、水冷循环系统等绿色储粮技术,结合低温储粮工艺,构建“光伏发电—物理控温—生态储粮”技术体系,实现节能50%、储粮损耗率降低30%以上,年减少碳排放约1500吨。
国企赋能供应链升级:从仓储枢纽到产业生态圈
作为泗洪县粮食收储重要节点,淮河粮库总仓容达3.03万吨,动态存储一等小麦占比超90%,并配套建设区域性粮食集散中心,仓容利用率达95%。项目从规划到建成整个周期,两山生态集团主动打破行业壁垒、积极探索新能源技术、金融资源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对接外部光伏企业技术资源、成立两山光伏运营管理团队,实现粮库光伏自主化设计、运营、维护。联合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生态“农融仓”赋能机制,以仓单质押形式为粮食经纪人提供最高3000万元信贷支持,有效破解农业主体融资难题,激活供应链上下游活力。
科技金融双轮驱动:激活粮食产业新动能
淮河粮库通过光伏收益反哺技术升级,形成“绿色能源保障—智能储粮增效—金融活水赋能”的良性循环。项目投运后,年综合收益将超过500万元,并依托市场化售电、政策性补贴等多元渠道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悉,泗洪今年还将新建成四座总仓容13万吨的绿色粮库综合体。随着“绿粮”工程的深化,两山生态集团将持续拓展光伏储能、新能源物流等业务,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智慧粮库管理平台。未来计划推广“光伏停车场+智能充电桩”等设施,通过光伏储能技术提升粮库能源自给率,打造绿色低碳的粮食物流节点。同时,依托“满仓贷2.0”等金融工具,助力泗洪孵化规上粮食贸易主体,推动区域粮食产业向集约化、品牌化升级。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