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内容

如何提升全球胜任力?上经贸大成立沪上首家国际组织学院

时间:2024-05-29 03:38 来源:东方网阅读量:12862   

近日,上海首家国际组织学院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立,这是拥有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国际组织学院。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如何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引领新一代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的发展,是当下中国的重大发展战略和人才需求所在。在此背景下,加快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特别是国际谈判人才、国际规则制定人才和国际争端解决人才,可以推动我国更加积极、深度参与各领域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国际组织人才短缺制约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我国目前在国际组织中的职员总数、规模和影响力都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及缴纳的会费份额有相当大的差距。以联合国系统为例,2022年-2024年中国承担联合国会费比例为15.25%,约为4.381亿美元,位列世界第2,仅次于美国的6.93亿美元。

但是,截至2021年12月,作为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联合国会费第二大缴纳国,中国在联合国系统仅有1336人,仅占比2.31%,其中供职联合国秘书处的非语言类中国籍专业人员更少,甚至不足百人,远低于其他国家的比例,在联合国的5个常任理事国中处于最低水平。相比之下,美国在联合国雇员5464人,占比9.4%位列第一;法国4398人,占比7.60%位列第二;非洲国家肯尼亚3660人,占比6.33%位列第三。

而且,中国籍职员多以翻译、会务、后勤及维和军人为主,能够参与管理决策的中国籍管理人员很少,整体影响力有限,缺乏话语权。中国在国际组织中雇员人数及职级与中国高额的会费支出极不匹配,导致中国在国际组织的话语权受到制约,国际事务主导权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难以有效彰显。

这一新成立的学院将如何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组织人才?

本硕博高度衔接,是学院的一大特色。国际组织学院院长应品广介绍,以法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三大专业为核心支撑,探索本科、硕士、博士高度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探索“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培养模式,通过预留一定推免名额给予专项支持。

中英法三语结合,培养学生的多语言能力。目前已开设英语必修课、全英文专业课和法语选修课,在此基础上将逐步探索开设法语必修课,鼓励学生在毕业时能够运用两种联合国官方工作语言,精通英语,并具备初步运用法语进行沟通和工作的能力。

国际组织学院还将探索中外高校和国际组织合作联合培养模式。目前已与瑞士伯尔尼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等境外高校以及世贸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未来,学院将探索与西班牙IE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等国外高校以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亚投行、金砖银行等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将探索国内导师+国外导师+国际组织导师“三导师制”,开展国际组织深度实践项目。

此外,学院将特色课程与拓展活动紧密结合,优化“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证书课程”,开设“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大讲堂”,建设国际组织谈判模拟实训室,开展国际组织深度实践和实习项目。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书记祁明表示,今年,学校通过整合原贸易谈判学院和原法学院国际关系学系,组建了专门的国际组织学院,学校同时成立全球胜任力中心,开展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的教学、研究和实训实践。他表示,未来国际组织学院将致力于实现成为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球经济治理研究机构和卓越智库、国际经贸谈判沟通交流平台。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